安吳商婦(晚清女首富周瑩傳)

第66章[第1頁/共6頁]

周瑩想了想,才問:“皮子換布,咋作價?你清楚嗎?”

當年三原人李忠業在商洛丹江岸畔的龍駒寨開設的德盛新布行,曾有過存布榻房三十餘座,運布馱騾六百多頭,成為名噪一時的“李半街”。到了周瑩入主安吳堡後,龍駒寨又一次迎來了復甦。她出錢修複了翻越秦嶺十八盤三十裡長的馱路踏道,處理了貨色運輸題目,使龍駒寨的騾馬店增加到十二家,每到早晨,騾馬店裡燈光閃閃,吆馬的聲音此起彼伏,伴計們號召客人的聲音不斷於耳,布商們喝酒猜拳的聲音傳出半條街,一派暢旺氣象。當時龍駒寨有一首民歌如許唱道:“丹江河行木船下通武漢,腳子班送貨色前呼後喊。油鹽行過載行貨堆如山,大販子商店內百貨綢緞。騾馬幫分兩路日夜不竭,通西安達甘肅北出潼關。龍駒寨自古來水陸便利,被譽為小武漢名不虛傳。”

周瑩慧眼識豪傑,請出了一個鄧監堂,救了她一半將傾的江山,隻用了兩年多時候,便把茶葉總號起死複生,一躍成為陝西最大的茶商首級。她對此並不感到滿足,她要締造更多財產,為將來的安吳堡生長打下更堅厚的財力根本。此時三原的布匹貿易也因天災天災遭到影響,由當時父親周海潮活著時的五十四家,銳減至十三家。為重振三原布匹貿易,她派王堅三次到平涼,赴龍駒寨,和有誌重振陝西布匹闤闠的誌士仁人一道,做了很多有效事情,終究建起東經河南至豫南豫北的貿易通道,聯絡各產布州縣設莊設店收買布匹,然後轉運三原再分銷西部的買賣收集。顛末四五年的艱苦運營,這條布匹通道上呈現了以許昌為布業的集散地,陝西布商在許昌坐莊的達到了三十多家。往西發賣的處所,以甘肅河州為中間,運到了新疆哈密,成為陝西布商攜布北上的中轉站,為處理西北各族群眾的穿著之需立下了汗馬功績。

周瑩的嘗試給涇陽增加了一個新的行業――皮革加工。到了清末,涇陽成為陝西又一皮貨加工轉口貿易中間,陝西的外相加工技術傳播到了蘭州,成為陝西商幫在蘭州把持運營的又一行業。

周瑩把平涼客人安設好後才問:“啥買賣你先說清楚。”

鄧監堂一摸頭,嘿嘿笑道:“少夫人說得有事理,有事理,我老頭子吃的鹽比你多,但肚子的貨卻比你少,你得讓我好好揣摩揣摩再說。”

周瑩一想也對,便說:“咱就開個典當鋪,專收古玩玩意兒咋樣?”

天泰牌茶磚在藏北一炮打響,動靜很快傳遍茶馬古道,時過半年,絲綢路上和由陝入川的古棧道上,發賣茶磚的茶商來往穿越,鄧監堂和周瑩的名字,跟著天泰牌涇磚的名字,傳遍了陝、甘、寧、青、新、川、藏、蒙古,成為茶馬古道上的一支主力軍,馬合盛的茶莊則因茶磚質量敵不過周瑩和鄧監堂的天泰牌而被茶商蕭瑟,馬合盛經再三考慮,最後長歎一聲封閉了馬合盛茶莊,悄無聲氣地返回甘肅慶陽故鄉,退出茶商行列後過起了地主餬口。

推薦小說:

超級紅包群 |  南宋英豪傳 |  九霄戰神 |  未來大宗師 |  全身都是福[星際] |  七哥探陰陽 |